概念
当jvm发现内存占比超过一定阈值时会发生young gc和full gc进行垃圾回收
垃圾回收算法
标记-清除算法
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,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。缺点:①效率低:标记和清除两个过程效率都不高。②空间碎片: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,导致以后分配大对象时,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空间而不得不提前触发一次垃圾回收。复制算法:
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,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。垃圾回收之后,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,再把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。解决了标记-清除算法的缺点,但是每次使用的内存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。当然现代虚拟机并不是1:1来划分的,而是将内存划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(From Survivor、To Survivor)空间(8:1:1),每次只使用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。当回收时,将Eden和Survivor中还存活的对象一次性复制到另外一块Survivor空间上,最后清理掉Eden和刚才用过的Survivor空间。我们发现每次可以使用90%的内存空间,但是如果回收后的对象超过了10%的内存怎么办,也就是其中一块Survivor放不下了。这时会有分配担保机制将这些对象进去老年代。标记-整理算法:
复制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的情况下会变得效率低。所以老年代一般不选用复制算法。标记整理算法,标记过程和标记清除算法一样,但后续不是直接对可回收的对象进行清理,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,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
总结
当代虚拟机一般使用分代收集算法,在新生代只用复制算法,因为对象都是朝生夕死,只有少量存活。老年代使用标记-清除算法或者标记-整理算法,因为存活率比较高,没有额外的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。